1958年,香港首富李嘉誠30歲,因為注意到自己廠房的租金年年上漲,發現房地產有投資空間,於是開始研究,後來竟從創業初期的「塑膠花大王」,一步步變身今天的「地產大亨」。

1985年,賈伯斯(Steve Jobs)30歲,被自己創立的蘋果電腦開除。但他發現自己還是喜歡本來做的事,決定進入動畫界從頭開始,成立NeXT和皮克斯(Pixar)。
1994年,貝佐斯(Jeff Bezos)30歲,察覺到網際網路使用量當年暴增了2,300%,促使他帶著父母贊助的30萬美元積蓄,跟妻子從東岸開車到西岸。隔年,他成立了象徵南美洲廣闊河流的亞馬遜網路書店。

覺醒的30,行動的31!

30歲之後,是人生內在自我覺醒的開始。工作了幾年,自己的不足不再需要透過成績單發現、老師提醒,而是在因應日日的挑戰中真切感受;人生目標也不再停留於紙上談兵,有了趕時間達陣的壓力。這是一個思考自我投資最重要的時刻:跟泛泛之輩從此分道揚鑣?還是繼續庸庸碌碌?端看從此之後的計劃與行動。

30歲新人生剛起步,現在正是坐下來好好擬定學習計劃的時刻,31歲就能開始執行!

波士頓大學管理學院教授道格拉斯‧霍爾(Douglas T. Hall)在1976年就提出“Protean Career”(多變職涯)的概念。他說,由於環境變化,主導成功的力量已經轉往「個人」,而不是「組織」。

後競爭力時代,你需要能力資產組合式職涯觀

澳洲昆士蘭大學(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教育學院講師瑪莉‧麥瑪漢(Mary McMahon)則在與另外兩位作者撰寫的「在21世紀中經營生活、學習與工作」(Managing life, learning and work in the 21st Century)一文指出,由於全球化、知識爆炸和傳播科技的發展,未來的工作人需要擁有綜合性能力,也就是所謂的「後競爭力」(meta-competencies)。除了工作本身相關的技能,還需要具備溝通、解決問題、團隊合作等技巧,並互相整合。

無獨有偶,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教授劉孟奇提出的「能力資產組合式的職涯」(portfolio career)概念,也呼應了國外學界的想法。

劉孟奇解釋,今天的工作人,應該揚棄「畢業→公司→上班→升遷→退休」的線性職涯觀,因為當產業和工作都以前所未見的速度新陳代謝時,「能力資產組合式的職涯」更為務實。

“portfolio”在投資理財中,指的是「資產配置」,也就是「不能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應該同時運用高報酬/高風險、低報酬/低風險的投資標的,透過事先規劃與配置,「兼顧『合理報酬』與『風險管理』的需求。」

劉孟奇把這個觀念轉化到職涯上,他表示,如果一個人的「能力資產組合」多樣化,不但具備專業能力(例如某產業、企業、產品的技術和知識),也具有其他「通用型能力」(包括外語溝通、商業管理知識、服務行銷能力等等),就可以大幅提升自己的風險承受度。

要打造屬於自己的黃金能力資產組合,事實上就跟理財一樣,必須時時檢視現況跟目標間的差距。《Cheers》雜誌這次採訪了4種不同典型的自我投資策略者,各有特色,但共通點都是:他們化被動為主動,策略性地累積能力資本,不僅大幅降低職涯中的風險與焦慮,更讓自己加速朝夢想邁進。

(精采完整內文請見《Cheers雜誌》122期,
http://www.cheers.com.tw/doc/page.jspx?id=40288abc2bf0d49e012c0f8bd282144b)

 

更新日期:2010-11-07 記者:【文‧盧昱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sa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