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已進入少子化、高齡化階段,使得許多上班族開始警覺退休安養問題,但是上班族普遍對於退休金到底需要存多少,仍存有許多疑問。
到底要存多少錢才足夠支付退休生活? 1,000萬? 還是2,000萬?
若以台灣平均餘命來計算,上班族如果在60歲退休,之後大約還有22年的平均餘命;也就是說,一個人至少需準備22年的退休生活費。至於理想的退休金金額,根據世界銀行定義,退休後每月的收入至少需要有退休前薪資的七成,也就是所得替代率需達到七成以上,才能確保退休後能享有退休前相同的生活水準。例如退休前月薪6萬元,退休後每月的養老金收入至少要有4萬2,000元。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執行長林由敏建議,上班族可以依照退休後希望過著哪種生活水準來推估該準備多少退休金:
1. 如果只希望過著基本溫飽的退休生活
不妨參考最低生活費的標準 http://sowf.moi.gov.tw/stat/month/m3-02.xls
例如退休後住在台北市,最低生活費為每月1萬4,558元,如果想住在台北、高雄以外的
地方,每月最低生活費還不到一萬元。假設一對夫妻邁入退休生活,已經有一戶自有住
宅,每月每個人最低生活費1萬4,558元,一對夫妻22年下來,就得存有768萬元的退
休金,這還是不考慮通貨膨脹的因素下粗略推估。
2. 移民退休或是居住在養生村、銀髮住宅
就得事先評估總計的花費,包括當地的物價水準,再來規劃退休金理財計劃。
林由敏建議,上班族不妨以這項方法推算,再評估如何補足退休金缺口;而不要一開始被1,000萬、2,000萬的數字嚇到,就打消了退休理財的念頭。缺口計算出來後,就可尋找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包括加入新制勞退金的自願提繳行列,或是定期定額投資基金等,都是循序漸進完成退休理財的方式。
只不過要提醒大家,這些數字都只是基本溫飽的金額,這表示在你的退休生活22年裡:
1. 每天都要自己在家煮飯吃 ~~上館子~~不行喔!會超出預算
2.週末假期只能去公園散散步 ~~出國旅遊~~不行喔!會超出預算
3.朋友聚會 就約在家裡泡泡茶 打麻將 ~~去唱卡拉OK~~不行喔!會超出預算
4.難得出門逛街走累了 還要搭公車回家 ~~好想坐計程車呦~~不行喔!會超出預算
5.不小心生病去醫院當客人時 等不到健保病床 就只好先住在醫院走廊等囉~~
~~~真的 辛苦上班20多年了 退休還要這樣對待自己嗎?~~~
越年輕 想的越清楚 越早開始準備退休金 便可享時間復利的效果 讓退休生活真的無憂無慮 隨心所慾喔!!!